close

「西門町」的地名來自日治時代,當時的居民大多居住於臺北城內,而西門區域就是他們的休憩場所,1896年,這裡有了第一家戲院「東京亭」,1922年時,正式以「西門町」為名。西門町早期以電影院為最主要的商業活動,當時的電影院大多環繞於峨嵋街、成都路與西寧南路上,故也是西門町發展的中心,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大量資金湧入此處,除了電影院外,百貨業及其他娛樂場所相繼出現,中華商場完工之後,西門町儼然已成全國最大的商業娛樂中心。
民國80年代,臺北的商業娛樂活動逐漸轉移東區,再加上中華商場的拆除與道路整頓,西門町著實沉寂了好一陣子;一直到捷運板南線完工,中華路在臺北市政府的規劃之下,搖身一變成為臺北的香榭大道,不僅如此,大小廣場與活動空間如雨後春筍般地成長,每到週末假日,人群聚集在此從事文藝或運動、音樂表演等的活動,再度把商機與人潮又拉回了西區。現在西門町為台北市西區最重要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消費商圈,以年輕族群為主要的消費對象,並吸引了許多國際觀光客以自助旅行造訪此處,其特色包含台北市第一條指標性的徒步區、象徵青少年的流行次文化、以及見證電影脈動的電影街。

#71

#72 這是我們家第一次來到西門町,而且我們也體會到台北捷運的便利與快速,從飯店搭捷運來西門町非常便捷。這天我們抵達西門町的時候天色還沒完全暗下來,先逛逛「西門紅樓」。


#73 「西門紅樓」建於1908年,俗稱「八角堂」。建築為兩層高的直轄市定古蹟紅磚洋樓,為臺北市著名的文創藝文場所與展演空間。


#74


#75 紅樓內部遠比我們站在外面目測大的多!除了八角樓,裡頭還有十字樓,都是文創商店,每樣商品都很有特色,超好逛!


#76


#77


#78 我在這間台灣懷舊商店買了兩件T恤。


#79 二樓的手工窯燒酒瓶藝術是最令我們驚豔的一家店,我家園長很想買一個(或多個?)回去當餐盤拍美食,可是看上去每一個都喜歡,最終因為無法下決定而放棄...(選擇性障礙)


#80 走出紅樓,西門町終於迎來最璀璨的夜色,我們肚子也餓了,覓食去吧!


#81 阿宗麵線是一定要吃吃看的,同時我們也買了馬祖新村的茶飲。


#82


#83


#84 街頭藝人表演。這一天是中秋節,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圓...
(當然不是照片上的這麼大顆!這張照片使用了雙重曝光技巧。)


#85


#86




#87


#88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MSLin 的頭像
JMSLin

JamesLin的部落格

JM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