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不一樣的三峽老街!許多年沒來三峽老街了,我們發現台灣的老街「改變」的速度變快了,或許隔一段時間沒來,老街又變了樣貌,可能是老味道更老了,也可能是添加了新元素,這一切都在悄悄變化著,相互交融。
「合習聚落」是甘樂文創在三峽經營的工藝&產業實踐基地,「共同學習」是合習聚落的核心精神。「合習」從「學習」的台語發音(ha̍k-si̍p)取得靈感,透過合習聚落串連社區資源,讓工藝職人、良食店舖、社區學校和企業夥伴彼此合作,建構一個社區支持系統,發展社區產業和培育青少年獨特職能。

#36

#37 當初團隊在社區裡看見二度就業家長和青少年的職能發展挑戰,又正好認識幾位返鄉打拚的年輕豆農,發現台灣豆製品因為國產豆的產量少、人力成本高,大多選用進口大豆製作,國產種植的非基改新鮮大豆只佔了市場的0.01%。為了解決社區生存挑戰和台灣青農發展,團隊決定從台灣人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豆」製品出發,創造社區裡的良食店舖「禾乃川國產豆製所」,使用台灣土地最新鮮的非基改大豆,並透過職能發展改變家長和孩子的生命。


#38 製作過程完全透明看得見,三峽老街裡一間改變生命的豆漿店!
「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尋找台灣最新鮮的100%國產非基改、無農藥的上等大豆,改造三峽老街旁的舊醫院,每天早上新鮮現做,不添加化學添加物,結合社區家長及青少年職能培育,打造社區裡改變生命的良食店舖。


#39


#40 吃豆花、喝豆漿也可以很文青。


#41


#42 孩子們剛好碰上豆製所正在製作手工豆皮,兩個人看得目不轉睛,原來她們愛吃的豆皮是這樣子做出來的。


#43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陳重明醫師從台大醫院回到三峽開設愛鄰醫院。三峽地區多山,農業、林業、礦業等山產十分興盛,尤其是煤礦業危險性高,遇到礦災愛鄰醫院是當時最重要的醫療中心,所以對外交通不便的當時,愛鄰醫院更是鄰近地區(三峽、鶯歌、大溪等地)居民最方便的選擇。
愛鄰醫院是三峽早期的醫院之一,建築物第一進外觀與老街上其他的商店沒兩樣,但走過長長的走廊,天井後的兩層羅馬式的洋房,八十多年的老房子建築美侖美奐,磨石子的山牆、石柱,綠意盎然的花園噴泉,寬廣挑高的建築空間都叫人嘆為觀止。愛鄰醫院在民國八十五年停業後,第一進的建築由興隆宮媽祖廟買下,第二進的病房由長子陳雅道先生保留,民國九十一年開設愛鄰安養院,至106年安養院遷移至鶯歌。
甘樂文創長期陪伴三峽地區的學童,心念青少年輟學與社會問題不斷,2016年底提出「青草職能學苑」計畫獲得陳雅道先生與家人的支持,將空間承租給甘樂文創,協助發展社區支持系統,延續愛鄰醫院與陳重明醫生的助人善舉,也讓老醫院空間得以發揮最大的效益。


#44 合習聚落賦予愛鄰醫院新生命,串連工藝文化、良食商店和職能學苑,讓旅人和孩子一起來「合習(學習)」,發現獨特的生命價值。


#45


#46


#47


#48 這是我們印象中熟悉的三峽老街了,也是我們認為台灣保留與發展得最好的老街之一。


#49


#50


#51


#52


#53


#54 走過老街,路旁有一醒目的大木桶,這是國內第一座興建有藍染意象的公園。藍染公園內仿造昔日染布用大木桶、壓布石、輕便台車及曬布棚架等,於公園可眺望三峽老街成排古厝屋頂,公園旁「金興居」古厝整建,保存舊有紅磚的歷史風貌,與老街風貌相呼應。


#55 「藍染遊客服務中心」就在藍染公園旁,現由活力三峽志工團隊經營,致力於藍染文化推廣,以三峽藍染產業發展史、染布工序解說圖示、示範教學區及藍染作品解說區為主要展示重點,其餘為藍染商品展售場地及藍染技藝體驗、提供遊客服務諮詢、在地小農商品、文宣品陳列、三峽風情影片播放等,並以社區藍染產業上下游人力養成計劃,開辦藍染技藝研習等課程、三峽文史環境生態導覽、三鶯走路節等。


#56


#57


#58


#59


#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MS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