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臺南園區(以下簡稱「臺南園區」)座落於臺南市新市區、善化區及安定區,原屬臺糖公司之道爺和善化農場,1995年開始規劃為科學工業園區開發核心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在臺南園區進行遺址調查,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考古中心持續於南科特定區進行調查及發掘。迄今,南科及周邊地區所發現之遺址多達82處,其中位於南科園區的遺址共計28處,樹谷園區的遺址共計14處,其餘散佈在特定區及鄰近地區共計40處。遺址埋存之史前文化,最早距今約5000年,最晚則約300多年前,涵蓋時間範圍長達4500年。
為了保存因開發臺南園區所進行遺址搶救發掘,2002年國科會與臺南縣政府提出興建博物館之議,2003年4月教育部指定史前館保管南科出土文物及辦理興建分館事宜。經多方共同努力下,2007年獲行政院首肯,核定於臺南園區興建「南科考古館」。「南科考古館」基地面積約為24,219平方公尺,歷經多方努力與期待,南科考古館於在2014年6月動工,2017年11月完工,為臺灣南部地區史前文化保存與文化資產研究奠定發展基礎。
#1
#2 考古館的設計與外觀很有特色,我們家都說好像樂高積木蓋的...XD
#3 蔦松文化人面陶偶出土於道爺遺址,是博物館典藏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展現蔦松文化人在立體捏塑上有相當成熟的技術,尤其五官造型的立體感以及表情神韻的搭配,非常具體地掌握了陶偶製作者巧思的意境,在捏塑技術表現上,最為明顯的是鼻樑與眉弓的特徵,以及眼窩和鼻子的位置。
李明道先生以蔦松文化人面陶偶為博物館公共藝術操刀,創造「The Niao sung family蔦松家」,富含逗趣的巧思。將千年前的原始陶偶穿上高科技超現實外衣,穿越到今天的時空,以不同時空的藝術語法寫成一個新的完整句。這個全新的作品將繼續航向未來的宇宙成為明日的古物,說出人類文明演繹接力前進的概念。
#4
#5 常設展廳,呈現南科考古研究20餘年來的成果縮影。
#6
#7
#8
#9
#10 「黃色天井」是網美拍照打卡景點。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童廳以臺灣南島語族的神話故事,打造創意無限的考古遊戲體驗。(因疫情關係,目前只有少部分開放。)
#19
#20
#21
#22
- Sep 03 Fri 2021 08:36
20210829南科考古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